指桑骂槐, 无非是借题发挥! 样板戏在艺术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富联注册 > 关于富联注册 > 指桑骂槐, 无非是借题发挥! 样板戏在艺术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指桑骂槐, 无非是借题发挥! 样板戏在艺术上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发布日期:2024-10-14 15:24    点击次数:113

“样板戏”,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戏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艺术瑰宝。尽管其诞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但其发展脉络却深深植根于共和国初期那些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之中,从小说《红岩》、《青春之歌》、《红旗谱》的激昂文字,到歌剧《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的动人旋律,再到电影《烈火中永生》、《董存瑞》的震撼画面,乃至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的悠扬歌声,这些作品无不诠释着革命的主旋律,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光辉,共同构筑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这些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总是超脱于世俗情感之上,他们公私分明,摒弃了常人的私欲,这种精神被后来的中国人形象地概括为“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这些崇高而悲壮的红色神话,不仅将革命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全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田,更在中国大众的心中培育出了深厚的英雄主义情怀。

“样板戏”中的人物形象,如杨子荣、少剑波、李玉和、阿庆嫂、沙奶奶等,一个个鲜活生动,深入人心,至今仍为许多观众所铭记。《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勇敢、坚强、沉着、冷静,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在日寇的残酷折磨下,展现出了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怒视敌人,却对亲人满怀柔情,被捕前对母亲和女儿的深情嘱托,让人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既孝又慈的革命者形象。

《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为了新四军的伤病员,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周旋,巧妙利用与胡传奎的特殊关系来化险为夷,在“智斗”一场中,她柔中带刚,智勇双全,牢牢掌握主动权,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此外,杨子荣、李勇奇、沙奶奶、李奶奶、李铁梅等人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便是反面人物,“样板戏”也塑造得栩栩如生。《沙家浜》中的刁德一,狡猾、多疑、刁钻;胡传奎无能、愚蠢,却又讲义气、知恩图报;《红灯记》中的鸠山,狡猾、狠毒、老谋深算,这些形象都让观众难以忘怀,成为“样板戏”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经典”的渊源可追溯至延安文艺时期,那时,毛主席便对文艺的力量寄予厚望,并明确要求文艺应主动为革命的政治服务。他深刻指出:“革命文化,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是推动革命进程的有力武器。在革命爆发之前,它是革命思想的孕育之地;在革命进程中,它则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路线。”他进一步将文艺队伍比作一支无形的军队:“我们固然需要手中握有枪杆的军队,但仅凭这样的军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支文化的军队,这是一支在团结自身、战胜敌人的斗争中必不可少的力量。”

为了让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能够轻松理解并接受,文艺作品必须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这是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文艺界开始深刻反思过去那种盲目模仿苏联、追求“正规化”而脱离群众的创作倾向。文艺家们转而主动学习并借鉴民间的通俗艺术形式,力求用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新的政治理念和服务内容。随后,便涌现出了《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

建国后,文艺家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行,他们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创作,使得群众能够更轻松地把握作品中所蕴含的鲜明政治倾向和深刻思想内容。像《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被视为“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它们摒弃了五四以来在文坛上占据主流的西化小说形式,转而采用传统的章回体形式,其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大众,使大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则采用了西方的芭蕾舞形式,这种“洋”形式来表现中国革命的新内容,初看似乎难以被民众所把握,进而难以实现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目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之前,已有《白毛女》采用西方的“歌剧”形式,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深受民众欢迎,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红色经典”之一。

《红色娘子军》报告文学以时间为轴,详细记录了这些在战火中诞生的姑娘们从最初踏入红军行列到最终为革命不畏牺牲的英勇事迹。刘文韶虽未运用过多的文学技巧或华丽的辞藻,却凭借其情节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挚性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回忆录中,冯连长不畏困难、不惧伤痛,一心积极投身于红军队伍,她的吃苦耐劳、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令人敬佩,且毫无质疑之处

刘文韶在文章中仅简短提及冯增敏投身革命事业的原因,但已足够令人信服。冯连长从小受革命党员哥哥的影响接触革命,听哥哥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与哥哥一起参加革命活动。面对哥哥在战火中牺牲的悲痛,她并未消沉,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为革命的胜利而斗争。再如“森林长征七日夜”一章,真实回忆了红色娘子军因敌军伪装突袭而遭受的重创,以及红军在突袭后的艰苦逃难生活。报告文学并未为了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而刻意神化他们的力量,也没有现代电视剧中用石头砸下飞机的荒诞情节,而是真实描绘了红军也有战败的时候。

即使面临失败和逃难,女子军团也从未因枪伤、饥饿、疲惫而想过放下枪支投降。这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虽未神化,却让观众感动不已。其原因就在于情节的真实性,以及革命战士渴望战胜敌人的因果逻辑。

坚持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创建人民军队,是早期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音乐也紧密配合了这一思想主题的表达。正如舞剧《红色娘子军》总谱扉页上所刊载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懂得这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了体现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舞剧《红色娘子军》极大地强调了“武装斗争”,不仅设置了战争题材文艺特有的敌我二元对立,还将军事斗争作为情节发展和戏剧矛盾展开的主线。

于是,该剧便有了突出“武装斗争”的两个整场:与反动民团作战的第三场“里应外合,夜袭匪巢”、与登陆的国民党正规军作战的第五场“山口阻击,英勇杀敌”。此外还有“排山倒海,乘胜追击”这种战斗性极强的“过场”及“红军攻打椰林寨”(第六场)这样的战斗场面。为了配合这些场景中的战争或战斗性舞蹈,表现“武装斗争”,作曲家们创作出了一种具有战斗风格和战斗精神的音乐。

例如,在过场“排山倒海,乘胜追击”中的音乐,作为一段“群舞”音乐,由“娘子军主题”发展而成,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在4小节前奏后,一个根据“娘子军主题”发展出的短小乐句在圆号、小号和弦乐上奏出,并伴随着下行纯四度的固定音型,再加上打击乐器的烘托,直至最后乐队以“全奏”方式奏出一个号角性音调作为结束。这段音乐以雷霆万钧、压倒一切的气势,塑造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坚不可摧的英雄形象,完美诠释了“武装斗争”的思想主题。